• 首页
  • 展馆介绍
  • 九斤介绍
  • 展馆访客
  • 电影放映
  • 放映厅
  • 新闻报道
  • 线上展馆
  • 友情链接—九斤电影纪念馆

九斤电影艺术馆

       九斤电影艺术馆,坐落在海宁历史文化街区横头街的街东,是农村电影放映员徐九斤先生创建的第三座展馆,馆内收藏有电影海报、老放映机、书籍、胶片等1000多件藏品,供市民免费参观。同时也提供茶饮、文创产品售卖、定制团建观影等服务。

       古朴斑驳的正门墙面上,挂着呈“九”字形排放的电影海报。这些老电影的海报,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保密局的枪声》,这枪声打响九斤老师作为电影放映员的第一枪;艺术馆西邻“史东山故居”,《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史东山先生导演的代表作。历经八千里路云和月,迎来了祖国的解放,江平导演《康定情歌》作为纪念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歌颂了解放军与藏族女孩的纯真爱情。我们“九斤电影艺术馆”的馆名是江平导演题写的,进入大门,可以看到江平导演与九斤老师的合影,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电影馆的正上方,悬挂着红色亮丽的海报《我和我的祖国》,象征祖国红火、繁荣、昌盛!八十年代怀旧经典电影《庐山恋》,首开中国电影宽银幕,也载入了电影播放次数最多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这部《庐山恋》电影主演郭凯敏和九斤老师也是很好的老朋友了,连续参加了三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老一辈电影明星孙道临先生是我们嘉兴人,他是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真正成为成为永不消逝的经典。现在的4K修复版清晰明了,至今播放六十多年,经久不衰!电影《战狼》系列是吴京的封神之作,特种兵冷风跨国营救同胞,并与叛逆军展开激战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国旗的意义。电影《长空之王》,讲述了“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不畏生死的凡人”,淬炼大国重器,致敬中国航空!《血色潮乡》是讲述了我们海宁新四军战地医院的抗战情节,反映潮乡儿女抗击日寇英勇机智的斗争精神。看似随意安放的电影海报,其实是我们精心选择,那些电影,反映我们中国人民抵御侵略,不屈不挠的故事,墙面上洋溢着满满的爱国情怀。这样的布置,展示了九斤电影艺术馆作为“影教育人”红色电影教育基地的特色。

       通过古色古香的砖雕门楼“恒泰永昌”,是一个充满生机四方院落,院内绿植盆景,大水缸的浮萍之下,小鱼儿欢快畅游动。墙面上展示了三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举办的宏大场面,文化部领导、明星到场祝贺,现场盛况空前。墙面上还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历史节点——中国电影第一归属者,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和变迁。

       徐九斤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乡村电影放映员,怀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他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们走进“影教育人”馆门,就看到九斤老师作为电影人的多年收藏。这些播放电影的机器和胶片,是当时九斤老师放映电影的工具。虽然胶片时代已成过往,放映机已锈迹斑斑,但这些电影工具在当时是“时代的宠儿”,放映着一本本电影,带给大家观影的愉悦。

      进入数码时代,电影更加精彩,时至今日,九斤老师仍然坚持为大家播放电影。从九斤老师的事迹介绍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九斤老师平凡之中的卓越,值得我们致敬!

      这边是展示海宁的影剧名人,他们“用光影记录时代,用文字传播文化”,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中国电影的始发地“徐园”是一个值得中国电影史记录的地方。

       穿过过道,墙上悬挂着九斤老师与文化部、省部委的领导合影。我们九斤电影艺术馆的开设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过道柜陈列着各式

的照相机,几款电影放映机,还有八十年代深入人心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人民电影》,这份杂志,是一个时代标志,是中老年人青春时代的记忆。

        走进天井,这个晋丰米栈门楼砖雕是海宁市的重点文物,也是我们院落里的“宝贝”,历经百年,体现了浓厚的历史的年份感,砖雕上的人物情景栩栩如生,可是偶有残缺,这沧桑感的残缺也是一种美!

       最后面的大厅,是我们的室内小剧场。今后会在这里播放电影。张贴着五彩缤纷电影海报,一个个好看的电影故事,让人驻足不前,慢慢观赏!

      电影的世界,丰富多彩。世界的电影,魅力无限!欢迎大家一起来横头街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