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展馆介绍
  • 九斤介绍
  • 展馆访客
  • 电影放映
  • 放映厅
  • 新闻报道
  • 线上展馆
  • 友情链接—九斤电影纪念馆

风雨兼程

   农村电影放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送影上门”,徐九斤在兼营副业的同时,肩挑力扛、拉着板车带着放映设备走村窜校,独自推着自行车、骑上摩托车行走数十里,严寒酷暑、忍饥挨饿、风雨兼程。从凌晨五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放映结束很晚很晚才能回家,这也是常有的事。常年累月奔波劳累让他患上了严重腰椎盘突出症,且经常发作疼痛难忍,只得去杭州大医院手术治疗。因放不下电影放映,术后仅一周,徐九斤又急着赶回为乡亲们和学校学生放映电影。

收获精彩

    2005年徐九斤受到国家广电总局表彰并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他又被文化部评为“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2011年获得中国首届影视教育节组委会授予的“为中国影视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光荣称号。徐九斤还加入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并荣幸当选为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理事。他曾多次被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中国“电影华表奖”和“金鸡百花奖”、“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等颁奖盛会,更广阔的舞台让徐九斤结交了许多仰慕已久的电影明星和影视界朋友,这都是他坚守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得到的收获。

分享快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电视机并不多见,农民特别爱看电影,场面相当火爆。每一次的电影放映都好像是全村的一场盛大聚会,家家户户都会携老带幼早早候场,有时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也会赶来先睹为快,有时候观众一夜就有好几千。电影让这里的村民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智慧,在认识生命意义的同时还学着如何使生活变得更加精彩。而作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徐九斤也从中分享到了工作、生活的快乐,更感悟到了农村电影存在的价值。

艰难抉择

    九十年代起,这一带家纺产业发展迅猛,几乎家家户户办厂,每年能赚十多万,加上电视的普及,电影放映场面不再热闹,乡镇电影队纷纷解体。1995年,与徐九斤同事的放映员也都改了行。是继续放映电影,还是自家办厂赚钱?两难的选择让他万分纠结。事实上农村电影不会消失也不应该消失,电影传递正能量,农村群众需要它,尤其是学校,更需要用生动形象的电影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样徐九斤也无法割舍这份情怀。对电影的热爱使他下定决心,拼命也要朝着电影放映这条路走下去。于是,他办厂搞副业,既是生活所使,更是为了寻求一份经济保障以坚守农村电影放映这块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