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展馆介绍
  • 九斤介绍
  • 展馆访客
  • 电影放映
  • 放映厅
  • 新闻报道
  • 线上展馆
  • 友情链接—九斤电影纪念馆
周王庙镇钱塘江中心学校组织小学部师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新地雷战、神勇小子》,初中部观看《坚守1200秒》
        2021年5月8日,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周王庙镇钱塘江中心学校组织小学部师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新地雷战、神勇小子》,初中部观看《坚守1200秒》。
       《新地雷战神勇小子》讲述了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日军得寸进尺,大肆杀害抢掠我国同胞, 人民恨之入骨, 可惜孤军势弱奈侵略者不得。日军挺进中原,先头部队来到必经要塞:麦家村。在麦包和父亲的带领下,终于,游击队大败日军,坚守住麦家村。
         影片《坚守1200秒》根据真实战斗事件改编,讲述了抗战时期山东军区特务营在对崮山与日军发生惨烈激战的故事,艺术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沂蒙山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勇斗强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
      钱塘江学校最初是于清光绪三十年前后,石井桥北小庄桥西的私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石井南张家祠堂内建立了钱塘江学校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观海小学堂。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当时石井乡地区共有学校五所,但其规模以石井完小居首。一九五八年九月,石井初中创办,上级拨款加地方集资,在石井西,韦驼桥建起二排共十八间平房,加二间食堂。第一年招收二班,共一百二十八名学生,新校址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一九五七年秋至一九五八年春经过全校一百多名高年级学生几个月劳动才清理出来。校名为"海宁县石井初中"。小学校址仍在石井大桥南堍。一九七八年九月,公社中心学校成立,学校更名为“钱塘江公社中心学校”,一九八三年撤社并乡,学校更名为“钱塘江乡中心学校”,一九八五年乡建镇学校更名为“钱塘江镇中心学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的升学率曾深深影响着海宁的教育。二〇〇七年五月,钱塘江镇中心小学和钱塘江初中合并为钱塘江学校,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占地面积为31019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705平方米,校园内绿化面积7078平方米。学校已建成了校园计算机网络、广播音响、电话通讯等三大系统,每间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全面提供了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条件。
      学校目前有教学班35个,学生1203人,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规定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以上学历占86%。学校现有嘉兴市学科带头人1名,海宁市名教师2人,海宁市学科带头人6人,海宁市优秀骨干教师19人,高级职称教师13人。
      早在一九八四年,学校被命名为海宁市文明单位,一九九九年被命名为嘉兴市文明单位,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嘉兴市创安先进单位嘉兴市首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单位,海宁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海宁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市镇两级先进党组织,海宁市群众性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全校师生在新一任校长芮静华同志带领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以传承“弘毅”文化为己任,以“创建有文化的校园,实现有温度的管理”为理念,以“弘扬弄潮儿精神,打造钱塘江品牌”为目标,在“胸怀远大、坚韧不拔、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钱塘精神”引领下, 培养“胸怀宽广而意志坚强”的钱塘学子。

周王庙镇钱塘江学校

 
 
《新地雷战、神勇小子》

 

 

 

 

《坚守1200秒》

 

 

上一篇: 许村红黄蓝亲子园为幼......
下一篇: 丁桥镇新仓中心小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