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展馆介绍
  • 九斤介绍
  • 展馆访客
  • 电影放映
  • 放映厅
  • 新闻报道
  • 线上展馆
  • 友情链接—九斤电影纪念馆
访九斤电影珍藏馆 悟三十余年的坚守 | 记第十二期紫领计划张广洲导师组第一次集体活动
       2020年11月29日,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紫领计划第十二期张广洲导师组第一次活动在海宁市举行,紫领十二期导师、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广洲老师带领“笃行”小组同学参观了位于许村镇的九斤电影珍藏馆。十二期紫领计划张广洲导师组学员严文耀、李梦瑶、关湛川、何嘉欣和十一期紫领计划学员彭亦松、王一鸣、卓雨奇、韩之异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走进九斤电影珍藏馆,映入眼帘的是关于这个珍藏馆的故事。一位从小喜欢看电影的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1982年22岁时有幸加入了农村电影放映队伍,从此他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徐九斤先生。在2014年徐九斤先生个人出资500多万兴建起了这个民间电影珍藏馆——九斤电影珍藏馆。



      张广洲导师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九斤电影珍藏馆,这里的时间仿佛凝固了——墙上挂着70年代至今的老的电影海报,从70年代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沙家浜》,到80年代的动作片《反黑行动》,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火的琼瑶剧改编电影《庭院深深》,海报像珍珠一样,串起了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起起伏伏。
柜台里,陈列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60余台各类放映机,从胶片放映到数码放映,都见证了技术的日新月异。还有600多个电影胶片拷贝都被妥善放置在铁盒中,每个铁盒上都标注着电影的名字和年份。
这些信息和实物是徐九斤先生倾注数十年心血搜集和积累起来的,六十岁的他,现在仍坚持着放映事业,定期到农村放映电影。作为一名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影从业者,九斤先生与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令人动容,九斤电影珍藏馆的呈现是对他三十余年的坚守的证明。


 

 

 


      在参观过程中,张广洲导师向大家讲解了电影放映的相关历史以及自身的放映经历,对于早期放映机的运作原理,张老师耐心讲解:放映机镜头里发出一束光,把胶片上的影象投射到银幕上,其实是光学转变为电信号的原理。张老师也积极解答大家的问题,遮幅式电影的出现是对观感的提升,也是电影呈现方式的进步。

 

 

 

 


       参观毕,张老师和同学们围坐在展厅中间,讨论参观的感受和体悟,展厅的墙上挂满了九斤老师和众多明星与领导的合影。看着这些合影,张老师谈到带大家来参观的用意,一是帮助大家了解电影放映的相关历史,增长见识;二是九斤电影珍藏馆中的信息和实物,见证了海宁乃至整个中国农村电影发展的一段文化历史;最重要的是九斤先生身上的电影情怀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他为农村电影放映事业默默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以一颗恒心敬业奉献,这启示我们只要执着追求,坚定梦想,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学员感受:
      何嘉欣:珍藏馆仿佛是中国电影的活历史,被徐九斤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点滴地记录保存下来,今天有幸见到诸多宝贵的照片、各种型号的老式放映机,了解到一个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平凡却伟大的一生,于我于同学们都深受感触。
      关湛川:参观了九斤老师主持建立的珍藏馆,感慨良多,徐老师数十年不辞辛劳奔波劳累,初心不忘,一生成就一件事,硕果累累,不取分毫,留下一段记忆便欣然知足,终于是铭刻成了宝贵历史,凝结成了高贵精神,给我们后生瞻仰。
      严文耀:珍藏馆中陈列着每一代放映机、每一张电影海报、每一卷电影胶卷……这是承载着一代人回忆的“电影王国”,徐九斤老师在延续自己“电影梦”的同时,也将那段珍贵的历史保存了下来。
      李梦瑶:在走进珍藏馆之前,是难以将农村电影放映员与收藏家联系起来的。九斤电影珍藏馆将九斤老师对电影放映事业的坚守娓娓道来,在一步一景中我也感受到了夹杂其中的热爱与赤诚。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展馆。
上一篇: 中共桐乡市退教协会党......
下一篇: 长安镇盐仓学校组织一......